首页

女奴调教文章

时间:2025-05-28 10:05:58 作者:理论融媒体产品面对流量时代的“破壁”三招 浏览量:88310

  中新网洛阳12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土生华人肖像、娘惹瓷器、欧式装饰瓷砖、描金镂雕花婚床……12月6日,正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吸引不少观众细细观看。来自新加坡的120余件(套)文物精品,向中原观众展示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

图为展出的粉彩双凤纹喜盆。孙嘉琦 摄

  早在15世纪,福建、广东等地的人移民至东南亚,他们与当地社区融合相处,通婚生子,形成了新的融合遗产社区,被称为“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其中,男子被称为“峇峇”,女子被称为“娘惹”。

  此次展览于12月5日在洛阳博物馆开展,展期至2025年3月5日,由洛阳博物馆和来自新加坡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土生文化馆等联合举办。共展出土生华人肖像、居家用品、服饰穿着、婚俗用品、建筑构件等120余件(套)文物,系统展示峇峇娘惹多元文化融合的信仰,中西结合的生活方式,既传统又现代的娘惹时尚。

图为展出的人物肖像画和家具。孙嘉琦 摄

  展览中的展品,大多能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影子。例如“陈明远夫妇与肖像画”,这两幅肖像画描绘的是一对土生华人陈明远夫妇。画中,陈明远身着中国传统服装,这是当时土生华人男性的标准搭配,陈明远夫人身着长衫,胸前是固定长衫的三枚胸针,外面罩着一件裙布,是当时东南亚女性的常规穿着。她旁边放着一套槟榔用具及一个瓷痰盂,这些生活用品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

  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峇峇娘惹的历史发展中,他们既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与东南亚定居地的社区紧密交融,这一持续的文化融合与演化,不仅彰显了华人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力,也体现了东南亚社区对他们的接纳与融合的开放态度。(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江中下游港口技能高手南京切磋“比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的《中国方术正考》、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的《全唐诗补编》、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研究员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的《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的《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获第五届思勉青年原创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程凯研究员的《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提名奖。

30声枪响,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横琴口岸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运行半年 进出境车辆突破100万辆次

扬州10月15日电 (记者 崔佳明)10月15日是扬州市“中韩友好交流日”。当日,扬州蜀冈唐子城之上的崔致远纪念馆举办崔致远祭享活动,韩国庆州崔氏中央宗亲会访问团、韩国群山市政府代表团以及扬州崔致远纪念馆全体员工等共同纪念被誉为“中韩交往第一人”的崔致远。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航拍荆州古城:触摸千年墙砖 延绵荆楚文脉

乡村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突破口。“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他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村、社干部政治素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头雁”作用,带领民众建好村子、奔向富裕。(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